中文 |  English    

品湘湖文化,寻伟人精神,做魅力青年----长沙研学之旅(三)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西江月•井冈山》是毛泽东的一首词,这首词通过对黄洋界保卫战的描写,满怀激情地歌颂了井冈山将士坚守根据地的英勇斗争精神,表达了诗人从容不迫,以不变应万变,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天才般的战略战术的思想。今日,北京通州华仁学校初二初三全体师生前往“中国第一山”——井冈山。

第一站我们来到了北京三0一医院的前身——小井红军医院。在这里我们参观了曾经的病房,看到只由一张木板做成的病床,学生们感触很深。让学生们最为触动的是村中的一百余位村民为了保护红军被残忍杀害,英勇就义的事迹。对红军取得成就的不易有了更深的理解。

迎着蒙蒙细雨,走在雾气缭绕的山间。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黄洋界。1928年8月30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及路边的荷树。黄洋界,十里横排,高山迭影,雄伟险峻,一望无际,1965年5月,毛泽东在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中写道:“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

在这里,学生们参观了作战壕和炮台。看到了作战环境的简陋。听导游介绍了红军们就地取材,用竹子和石头来做武器抵御敌军。知晓了作战条件的艰苦。

最后我们来到了毛泽东主席旧居。毛泽东旧居坐落在大井村中央,因墙壁为白色,惯称它为"白屋"。这栋房子原先叫"新屋下",共有44间,五个天井,面积近千平方米。毛泽东率领工农红军首次到达大井时就住在这里,此后便成为毛泽东在大井的住地。当时还住有五户农民和王佐的地方武装。1929年1月底,这栋房子被敌人烧毁,仅剩下一堵残墙、屋后的两棵树和房前草坪上的一块大石头。学生们都为伟人们简朴的生活而惊讶。

在今天的作业里,学生们纷纷向英雄们表达了自己的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