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系列活动--高二山西印象研学之(五)“游晋祠”
周柏唐枕宋献殿,金元明清题咏遍。
世民立碑颂统一,光义于此灭北汉。
帝王兴废长已矣,人民世纪金不换。
请君凭拦听黄鹂,请君细数春来燕。
请君随流望菽麦,请君再看大修建。
——陈毅
晋祠有三绝“:周柏,圣母殿的侍女像,难老泉”。晋祠自然山水树木相容相衬,和谐一体的百座殿、堂、楼、阁、亭、台、桥、榭。了解晋祠的美展现在我们眼前。这大唐帝国的龙兴之地,早已让我们心向往之。

进入晋祠,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由绿树环抱,一拱桥点缀其上的一池碧如翠玉的湖水,水之所以碧翠如玉,是因岸边的棵棵垂柳,把密密而细长的柳枝温顺垂下,而那经历了春夏的叶子已枯黄飘落,却给这碧绿的湖水增添了一份沧桑。过拱桥,听石板路两边淙淙的泉水声,匆匆一瞥“献殿”,就来到了晋祠圣母殿的脚下。圣母殿坐落在悬瓮山之上,在此向上仰望,显示出一种庄严华贵的气势。
圣母殿不愧为晋祠三绝之一,就是在殿外回廊中的八根立柱,都叫你赞叹不已。每根立柱上都有用木头雕成的飞龙,个个仰头摆尾,张牙舞爪,形态各异,跃跃欲飞的样子。从宋建立至今历时八百多年,还保存如此完好实属罕见。而整座圣母殿又是中国建筑史的一个瑰宝,且不说它的装饰绘画是多么的色彩艳丽,就从宋天圣年建起到现在八百多年,经历过多少天灾人祸,而今依然威严矗立就是奇迹了。更别说整座建筑内竟没有一根柱子,不用一颗铁钉,全靠外边立柱,和层叠有致的榫卯相互叠加咬合而成的巧夺天工的设计了。
圣母殿里面,就是有名的晋祠三绝之一的圣母侍女塑像了。圣母头戴凤冠,衣着华美,面部慈祥而庄重。两边是四十二个侍女,分别站立在圣母的两边。各个神态迥异,表情丰富,身姿丰美,衣裙流苏飘逸,宛若真人。仔细观察两个侍奉的太监塑像,这两个太监的耳朵塑的是一大一小,侧向圣母的耳朵大,在外的耳朵小,表明他们细心听从圣母的旨意。



偏殿是唱戏的仕女像,其中一个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阴阳脸仕女。据说当年梅兰芳先生站在她的面前泪流满面。梅先生闭门谢客三天,来模仿这个表情,结果失败了,人生的悲喜触动了梅先生的心弦。正因为这个塑像特别有名,许多游客都给她拍照,为了避免闪光灯的危害,管理人员给她戴上了帽子,穿上了衣裙。我们的人生就是这样悲喜交加,苦笑相伴的。而要展示给人的往往是笑脸,而留在眼里的泪,是不轻易让人见的,只有自己偷偷的擦拭罢了。




走出晋祠,我们从历史的回响苏醒过来,在大门口青春的中加学子又来了一把快闪表演,歌唱着我们大美祖国河山。《我和我的祖国》歌声嘹亮,引来游人驻足欣赏,在山西频频快闪的我们已身经百战,同学们带着微笑,自信满满,游客们热烈的掌声是给我们最好的评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