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澳大利亚学生Lucas的故事
我是王劭恺,在一个春意盎然的周末以寄宿家庭的形式接待了来自圆方盟校澳大利亚Radford College的学生Lucas。

欢快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从初次见面的忐忑,到临别时的不舍,这次作为寄宿家庭接待的经历真的令人十分难忘。 从报名成为寄宿家庭时,我和我的家人就十分的紧张与激动。我们很怕会准备的不够周到 所以我们花了大把的时间想了很多种活动的方案,甚至在刚收到Lucas的个人信息时,我就发了邮箱询问他喜欢和想做的事情,尽我们的全力把这次的接待做到最好,好在最后和Lucas离别时的不舍告诉了我 我们的准备都是值得的,这次的经历真的很难忘!


初次见面的时候,我和我的家人 早早就到了学校,对Lucas的到来是又期待又紧张,了解到他有轻微的哮喘加上最近北京的柳絮高发期,我就带了一个口罩给他,那个口罩上还有我妹妹贴上去的贴画,所以我和Lucas的相识是从一个十分轻松的击掌和一个小小的口罩开始的。整个接待的过程比我想象中的轻松很多,Lucas是一个十分随和的人,虽然有着一个十分强壮的外表,但是内心确实十分的细腻。刚到我家时,他准备了很多礼物送给我们;吃完晚饭,他会主动的收拾碗筷;我打游戏打不过他的时候,他会主动教我技巧;睡觉之前,他甚至会写日记。这个从小在澳洲长大的孩子,却对我们中国人在意的细节了如指掌,可见他的细致与温柔,真的令我和我的家人们十分感动与开心。

这两天 我们不仅深刻的体验了中国的很多传统文化,也一起游玩了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快乐。第一天,我们去了通州三大建筑之一的大运河博物馆,晚上吃了很多好吃的还买了Lucas最爱吃的鸭舌。第二天他很早就起床了 我的父亲带他去吃了北京很经典的早餐 他说他很喜欢吃豆腐脑。接着我们一起去做了一些属于非遗的手工-掐丝珐琅 当作送给他与他家人以及朋友的礼物和我们的心意。他说他想随便逛逛,体验一下中国的特色,于是我们从簋街一路溜达到雍和宫,边逛边吃边看边玩,把北京特色的小吃都买了个遍,一路上我们聊了各自未来的梦想 探讨了文化的差异 甚至是各自的家庭,这次的相处真的很有意义,到餐厅里没有位置 我们就打包 坐到路边吃,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随意和快乐。他和他的家里人都没有信仰,到了雍和宫却迎合着我们拜了一遍又一遍,晚上我们吃了铜锅涮肉,吹着晚风在草坪上奔跑,看着夕阳向着大运河坠去,沿着河边伴着轻浮的柳枝散步 这一刻我们好像成为了真正的家人。

最后的最后,我对于我们的离别真的很不舍,我是一个很不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人,当知道我们要分开以后,我的心里真的有一些失落,甚至是要哭出来的感觉,好希望我们的相处能再多几天啊。但是呢“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